close

  2014年4月26日,門頭溝城湖公園,小女孩兒騎在爸爸的肩上“徒步”。爸爸對孩子人格的影響很大。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
  全職爸爸分析
  隨著親子教育的普及,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,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認識。尤其在《爸爸去哪兒》等綜藝節目播出後,怎樣做個好爸爸更是引發很多人的思考。
  專家指出,目前國內爸爸在孩子成長中所起到的作用還是太少,需要忙碌的爸爸們轉變觀念,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。同時,家長應該認識到,無論全職爸爸還是全職媽媽,爸爸媽媽的角色是無法替代的,家庭教育需要爸爸媽媽的共同參與。
  眾所周知,爸爸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,尤其對孩子人格上的影響要比媽媽大很多。
  “通過父母之間的對比,不難發現,爸爸在性格、體力、能力方面和母親差異很大,有其獨特之處,比如理性思維更強,相對比較粗線條,更多喜歡運動,對事物比較好奇,喜歡探索,尤其動手操作的能力比媽媽更好。”親子教育專家、紅黃藍親子教研和父母課程部總監王晶介紹,父親對孩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  第一是情感,2歲的小孩有很大特點是偏好父親,自然本能有依戀,尤其是面對陌生環境、恐懼的時候,爸爸能讓她更放鬆。
  第二是智力,研究表明爸爸和孩子交往數量、質量,對孩子智力有很大影響,交往多的智力發展水平好。
  第三是個性和社會性,研究表明早年失去父親的孩子很難和人建立很好關係,對自我概念不如正常家庭孩子。
  第四是性別意識,這方面父親比母親的影響大。對男孩來講,父親是榜樣和示範;對女孩來講,父親也提供了很重要的參照物。
  “當然,父親在育兒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劣勢。”親子教育專家、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高級顧問蔡景昆說,“一般來說,相對於女性,男性在細緻溫柔方面要差一些,做事情不夠細緻。”
 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陳建翔則指出,目前父親在教育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,首先是在家庭教育中比較欠缺,在孩子成長中起的作用太少。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媽媽的教育太強大了。爸爸媽媽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,現在父親教育非常欠缺,媽媽都頂替上了,使得父親被迫退位。而不均衡的父親和母親教育,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人格發展方面的問題。”
  “我想家庭教育一定要均衡。”陳建翔指出,父親要回歸家庭,要在位,同時需要做爸爸應該做的事,不要扮演媽媽的角色。孩子跟媽媽的趨勢是親密的趨勢,跟爸爸是打開距離的趨勢。全職爸爸一定要註意這一點。“父母的角色都是無可替代的。”
  ■ 觀點PK
  贊
  幼小階段需要一位全職父母
  ●楊淼,親親袋鼠教育總監
  從孩子成長角度來說,希望父母親能夠全身心投入。父親是否要全職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,誰做全職也沒有一定之規。但我希望在孩子幼小階段,父母中可以有一個來做全職。同時,我也特別贊賞做全職爸爸的人。
  中立
  全職爸爸各有利弊
  ●陳建翔,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
  對於全職父親,我的態度是中立的,因為這各有利弊。
  從有利的方面看,現在父親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比較欠缺,全職父親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失。
  從不利的方面看,爸爸本身的職業發展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,如果完全放棄了職業,那麼增加了一部分東西的同時,也減少了一部分。此外,爸爸跟孩子過於親密也不太好,尤其在孩子需要開始獨立發展的時期。
  彈
  全職父母缺失社會角色
  ●東子,知名兒童教育專家
  我對全職爸爸或全職媽媽都不贊成。無論男女,成年人應該有他該做的事情,爸爸媽媽是家庭角色,如果全職就沒有了社會角色。父母的雙重角色都不可缺少。
  ■ 數據
  上海曾公佈過一份“全職爸爸”的調查報告。調查顯示,當時上海0-18歲子女的家庭中,“全職父母”的家庭比例達到16%,而在這些“全職父母”家庭中,全職父親的比例超過四成。
 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,英國全職父親人數從1993年的11.1萬人增至現在的22.9萬人。2013年,辭去工作以擔當全職父親的人數增長5%。
  據美國媒體報道,過去10年,美國男人辭去工作在家擔任全職父親的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。人口普查局的統計顯示,美國有約19萬個全職父親。
  ■ 好爸爸教材
  全職爸爸
  做好心理準備 約束隨意行為
  ●蔡景昆,親子教育專家、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高級顧問
  做全職爸爸,首先要有心理上的準備,可能會遭遇別人的議論。其實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,全職爸爸應該是很坦蕩的。
  第二,全職爸爸要在知識上做好準備。光有愛心不夠,可以看一些書,參加一些培訓。
  第三,在行為方式上,一些爸爸可能愛抽煙喝酒,過去生活比較隨性,這些習慣要剋制和改善。時時提醒自己,對孩子的教育也是自己成長的過程。
  最後,全職爸爸要關註孩子成長的心理需求。相比媽媽,爸爸對孩子相對會比較放任,給孩子自由的空間,但也要註意把握好度。
  工作狂爸爸
  把孩子的事務放進日程表
  ●孫雲曉,知名青少年研究專家、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
  忙碌的父親要把孩子的事務放進自己的日程表中,體現在重要的位置上,這樣便於忙碌的父親提前安排時間。日程表上的事情是否重要和緊急,孩子有最終的評判權。有些事情,父親覺得不重要,但孩子可能覺得特別重要。
  如果父親經常出差在外,也可以嘗試帶著孩子出差,這具有一定挑戰性,同時也需要滿足一定條件,如孩子有時間,最好在寒暑假;孩子具備一定自理能力(一般不低於10歲)。帶孩子出差能夠充分利用時間,開闊孩子視野,增進父子的親子關係。
  再忙碌的父親也需要運動和休閑娛樂,父親可以試著跟孩子一起尋找共同的興趣愛好。當然不管運動還是休閑娛樂,都要尊重孩子的需要,更多考慮孩子的需求,傾聽孩子的心聲。在這個過程中,父親要放低身段,做孩子的伙伴、隊友或對手,彼此的地位是平等的。
  最後,忙碌的父親也要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,除了陪伴孩子以外,可以用各種方式,比如午間一個關懷的電話或一條短信,貼在孩子床頭的一張紙條。父親們要記住,距離是阻礙,但有時候距離也能產生美,讓父親和孩子更加想念對方。只要有心,父親們可以找出無數種表達關愛的方法。
  ■ 奶爸貼士
  父子互動利於安全感建立
  ●王晶,親子教育專家、紅黃藍親子教研和父母課程部總監
  父親應該在孩子1到2歲時就有親子互動了,這段時期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。
  2到5歲則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關鍵時期,其社會性更強了。爸爸不能只是陪孩子摸爬滾打,而要玩出質量,安靜的、探究的運動都要有。
  同時也要談情感的東西,這是很容易忽視的。比如一些爸爸看孩子摔倒後,就教育孩子不能哭,馬上爬起來,這就是情感忽視。
  爸爸往往是一家之主,這種權威感很容易變成對孩子的控制,如果方法不得當,孩子就會反抗、抵觸,也會變得乖乖的,退縮的。
  還有的爸爸會覺得孩子可憐,滿足孩子的一切,變成了一種過度保護的爸爸。這兩種方式都是要註意避免的。
  此外,爸爸要註意自我情緒管理。情緒變化較快,沒有給孩子一個規則和定式,讓孩子捉摸不透,孩子就可能偽裝,看別人眼色,不能促進自我意識的形成。這些問題都是全職爸爸應該註意的。
  D08-D10版採寫/新京報記者 孔悅  (原標題: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共同參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sazxkqjhitge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